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定了!滨海2025年要办这34项民生实事→

来源:华体会官网赞助AC米兰    发布时间:2025-04-10 18:34:54

  主要对县城仁和家园安园、丰园苑BC区、南苑新村、凤鸣半岛、华信锦园等5个居住小区做改造提升,涉及94栋住宅、3242户,改造面积50.01万平方米,优化小区布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主要内容有实验中心升格工程、体育馆安全改造工程、学科培优载体建设项目,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环境改造、设备添置、文化设计,体育馆顶层安全改造、升级维修,运动器材添置,名师工作室、集体备课室、竞赛辅导室建设及4号、6号教学楼改造提升。

  ①校园食堂达标改造项目:主要对不达标的学生食堂,结合食堂真实的情况,优化布局,改造提升;项目竣工后,能够将涉及学校食堂功能区合理划分,改善卫生条件,使其达到县市场局审定食堂标准等。

  ②为滨海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实践基地配备第三方12名(10万元/年/人)。

  ③重点学校部分C级危房改造项目:主要对重点学校教学楼有外墙瓷砖空鼓、粉刷层脱落、门窗老旧、屋面渗漏等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部位做维修改造。

  主要面向6-14周岁城乡困境青少年、留守儿童等,在全县15个镇(区、街道)开设17个爱心暑托班,提供思想、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关爱服务。

  根据常见恶性肿瘤发病谱及死亡率,每三年对全县125769名60-69岁常住老年居民开展一轮12项肿瘤标志物免费筛查,检测费用标准为108元/人,第一年完成4.2万人筛查任务。

  主要在全县各类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涉及长途汽车客运站、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医疗机构、大型商超等场所及部分执法执勤车辆、船舶,在前期配置的基础上,2025年再配置363台,确保我县达到市定每10万人配备100台的标准。

  ①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主要对全县36-64周岁适龄妇女,包括妇女宫颈癌筛查和妇女乳腺癌筛查;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能够实际做到妇女“两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②预防出生缺陷筛查项目:具体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孕产妇产前筛查。

  1、深化驾驶中心内涵建设:①完善大病重病诊断支撑体系:主要对位于县医院门诊4楼的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做改造提升,涉及远程MDT会诊中心、MDT会诊中心、慢性病会诊中心、肿瘤会诊中心4个诊室,并建立接待候诊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总面积约100平方米。

  2、深化智慧急救体系建设:院前急救室设施设备项目:主要对全县部分急救运载工具(救护车)和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提升智慧急救信息化建设水平。

  3、深化基层就诊条件改善:新建通榆卫生院病房楼700平方米、改造提升卫生室10个。

  项目占地14.1亩,新建3栋总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床位约180张,内设办公区、休闲区、康复室、餐厅、多功能室、康养公寓等,外部设置老年人活动场地、机动和非机动车位。

  在东坎街道坎南社区、坎北街道环城社区、滨海港经济区小街村、滨海港镇合心村、蔡桥镇居委会等地各建设1个长者幸福食堂,配备相关适老化设施。

  在8个镇(区、街道)通过改造提升、新建等方式,各建设1个示范性乡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配备相关养老服务设施。

  根据镇(区、街道)上报名单进行考察确定实施对象,为60户高龄老年人、困难对象中半失能老人家庭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配备相关适老化设施设备。

  根据镇(区、街道)上报人员名单,招标第三方公司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确定1600名75-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社会老人名单,纳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①优化提升2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项目:按照全年兜底帮扶260名五类困难群体就业目标任务,按时序摸排合乎条件的对象,推荐就业岗位,重点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困难群体,及时认定其就业困难人员身份,按政策规定发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帮扶资金;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全年举办各类线场次以上。

  ②青年参加就业见习项目:主要进企宣传见习政策,新认定见习基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组织合乎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计划组织300名青年到基地见习,开发见习岗位1000个以上。

  2025年全县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30元,人均增加30元。

  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全县覆盖,深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5年制度覆盖全县12.8万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

  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3座口袋公园、更新5处节点立体花坛、提升G204-迎宾路交界处2.5万㎡节点绿化景观、提升清水湖西侧园路排水系统及西湖西侧园路明沟系统等;持续推进绿地保洁除杂管养、公园设施维修、老旧设施油漆保养、香樟防寒保暖、杨柳飞絮治理、行道树树池整治等工作。

  主要建设内容有更换S348东段854座路灯基础、采购安装1000杆路灯接地极、拆除更换19杆富康路高压线下景观灯等;持续推进照明设施日常维修及耗材采购、照明智能控制水平提升、县城243栋楼宇亮化维修等工作。

  主要建设内容有维修县城1.25万平方米沥青路面、检测18座桥梁安全状况并加固桥梁两侧栏杆、采购安装2000米交通护栏等;持续推进县城破损人行道板日常维修、市政设施抢险抢修等工作。

  主要建设内容有对县城范围内共86座遮阳雨棚进行除锈、刷漆等维护保养;在县城施划8万米非机动车位线处重点区域道路护坡、对城市现有运管服务平台做网络安全升级等;持续推进县城违法建筑设施拆除、广告牌店牌拆除等工作。

  主要建设内容有更换460只垃圾转运车轮胎、更新800只分类垃圾桶、10个压缩式转运箱、10个压缩箱体簸箕口等环卫设施;提升出新39处垃圾中转站及垃圾点位;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路面清扫保洁管养、公厕维修管护等工作。

  主要对环城路、幸福支路、海门庄路等易积水路段做改造;对二斗渠、中心河等排涝泵站实施改造,提升排涝能力;对县城现有雨水管道进行疏通、清淤、检测、修复。

  主要建设内容有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3.6公里,大中修60公里,桥梁改造16座;完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海港大道创建省级“公路安全精品路”;开展八巨镇农村地区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综合治理试点。

  主要建设内容有安装20个事故多发路口照明设施,集中治理全县800处县、乡、村道平交路口安全视距,在15个农村道路灯控路口安装机动车违法抓拍和非机动车违法抓拍设施。

  1、深入挖掘滨海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为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创排淮剧大戏《顾正红》和反映华侨烈士陈振东事迹的音乐剧《归侨之光》,讲好滨海故事。

  2、深化“文化四季·缤纷滨海”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场馆及镇(区)文化站房免费开放活动;举办广场文化艺术周、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惠民展览、惠民培训等文化活动;举办乡村春晚、广场文化艺术周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以上。

  3、县博物馆对外开放运行,县图书馆完成老馆改造;持续发挥文化艺术中心的场馆优势,引进高层次的文艺演出、展览50场以上。①县博物馆项目:对运营模式、展陈设备、消防系统工程等工作进行完善;全方面提升后将成为一座集文物征集、收藏、管理、研究、陈列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博物馆;②县图书馆老馆改造项目:对滨海县图书馆大楼内部墙体墙面、水电线路、电梯、卫生间、书架桌椅、图书及数字图书馆和休闲阅读空间做改造建设;③实施高层次的惠民演出展览,持续发挥文化艺术中心的场馆优势,引进高层次的文艺演出、展览50场以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加强文化对外交流,激发文化活力、提升活动实效,市民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

  4、依托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清水荷”特色文化步行街区,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加强城市更新升级,丰富城市业态内涵。

  新建滨海县工人文化宫,共计五层,包括工运史陈列室、剧场兼运动会场、阅览区等级室外管网、景观、亮化等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5311平方米。

  对中市路西侧昌兴壹城“东坎老街”进行空间氛围提升、亮化设备维护和改造、沿河风光带亮化设计施工、增加街区标识标牌等导视系统、街区氛围景观小品、滨海历史名人墙、诗词书法楹联、新春灯会等。

  对滨海公园、南湖公园、西大沟等约21万平方米的水体水面蓝藻泛滥、气味异常进行治理,净化水体,消除异味。

  对2025年市下达我县的27个行政村治理任务按照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三基本”标准要求进行治理,结合改厕工作,因地制宜采取接管、连片收集、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对居民农村生活垃圾污水进行收集治理。

  对八滩、八巨等镇区约30条、总长109公里农村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栽植绿化6万余株。

  ①淤黄河水站重建搬迁项目:计划在八滩水源地取水口上游500米处新建水质自动站取代现有界牌镇境内的淤黄河水站,建设采用整体站房节约占地,采用国产设备替代老旧落后产品;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季度编写可研报告入库申请省生态环境厅专项资金,第二季度开展市场调查与研究询价国内主流监测设备性能价格,第三季度招标采购落实项目建设,根据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需求,配置pH、溶解氧、电导率、水温、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②噪声自动站建设项目:优化调整滨海县噪声功能区监测点位,将现有4类功能区各2个共8个噪声监测点位调整为7个自动站点位,包含一类区点位2个、二类区点位2个、三类区点位2个、4a类区点位1个,可移动1个,共8个噪声自动监测点位,配置声环境监视测定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声源识别系统、4a类噪声站还将配置车流监测系统等。

  2025年改造全县农村户厕5000户,持续推进“两河沿线”“交通四沿”卫生户厕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人民北路等10公里污水管网,改造迎宾大道、永宁路、阜东路等3公里沿线污水收集支管网;对中心城区河道实施清淤、新增调蓄设施,打通排涝通道,对河道排口上游排水管道溯源,实施上游排水管道雨污分流。

首页首页
案例案例
19903172283电话
菜单菜单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案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